史记

太史公书》,后世通称《史记》,是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编写的一本历史著作。《史记》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

《史记》最初无固定书名,或称《太史公书》[1],或称《太史公记》[参 1]、《太史公传[2],也省称《太史记》[3]、《太史公》[4]。《史记》本来是古代史书的通称,从三国时期开始,“史记”由史书的通称逐渐成为“太史公书”的专称[5]

《史记》记载了上自中国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三千多年的历史。全书包括十二本纪、三十世家、七十列传、十表、八书,共一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余字。作者司马迁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使《史记》成为中国第一部,也是最出名的纪传体通史。

《史记》对后世史学和文学的发展都产生了深远影响。其首创的纪传体编史方法为后来历代“正史”所传承。同时,《史记》还被认为是一部优秀的文学著作,在中国文学史上有重要地位。鲁迅称其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6]

目录

作者与成书

司马迁著《史记》,其史学观念在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司马迁探求的天人之际,并非承认天的神秘力量反而重视天人之间关系的演变,从而了解“古今之变”的关键,探求出历史动态发展变化的层面,最终完成“一家之言”。而他的撰述动机,主要有以下三方面:

  1. 司马迁为了继承其父司马谈编订史书的遗志,完成撰述《史记》的宏愿。司马氏在周朝时世为史官,春秋时期虽然失去官职,司马谈却把修撰史书视为自己的神圣职责,一心继承先人久绝的世业—太史令,重现孔子撰述《春秋》的精神,整理和论述上代历史。《隋书·经籍志》说:“谈乃据《左氏春秋》、《国语》、《世本》、《战国策》、《楚汉春秋》,接其后事,成一家之言。”可见司马谈有意继续编订《春秋》以后的史事。汉武帝元封元年,武帝进行封禅大典,司马谈身为太史令,却无缘参与当世盛事,引为终生之憾,忧愤而死。他死前将遗志嘱咐儿子司马迁说:“今天子接千岁之统,封泰山,而余不得从行,是命也夫!余死,汝必为太史,无忘吾所欲论著矣……”司马迁则回答道:“小子不敏,请悉论先人所次旧闻。”可知司马迁乃秉承父亲的遗志完成史著。而《史记》以“封禅书”为其八书之一,即见其秉先父之意。
  2. 司马迁想继承《春秋》精神。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说:“先人有言,自周公卒,五百岁而有孔子,孔子卒后,至于今五百岁,有能绍明世,正《易传》、继《春秋》、本《诗》《书》、《礼》、《乐》之际,意在斯乎?意在斯乎?小子何敢让焉?”此正暗示其有明道义,显扬志业人物的使命。《春秋》的下限,到鲁哀公获麟之年,此后的史事就没有完整的史籍记载。司马迁是绍继《春秋》,并以汉武帝元狩元年“获麟”及太初元年改历下限,撰写史记。然而,司马迁继承《春秋》,不仅是要形式上承继周公以来的道统,反而是重视《春秋》的性质,他在《太史公自序》说:“夫《春秋》,上明三王之道,下辨人事之纪,别嫌疑,明是非,定犹豫,善善恶恶,贤贤贱不肖,存亡国,继绝世,补敝起废,王道之大者也……《春秋》以道义,拨乱世,反之正,莫近于《春秋》。”可见司马迁对“春秋之义”和“春秋笔法”心仪已久,这是他要承孔子的真意、秉承《春秋》褒贬精神,撰述《史记》。
  3. 司马迁要肩负史家职责。据《后汉书·百官志》载,“太史令”只是俸禄六百石的小官,职责仅在于管理图籍,掌管星象天文,最多也只是记录上代及当代事情,并无著述的责任。然而,司马谈和司马迁明显不满足于“拾遗补蓺”。司马谈早有整理上代历史的计划,可惜却“发愤而卒”,临终前叮嘱司马迁,认为“自获麟以来,史记放绝。今汉兴,海内一统,明主、贤君、忠臣、死义之士”甚多,身为太史令,有完成论载上代历史的任务。司马迁在《太史公自序》也指出身为太史的职责说:“且余尝掌其官,废明圣盛德不载,灭功臣、世家、贤大夫之不述,隳先人之言,罪莫大焉。”因此,司马迁一心秉承先人世传及“述往事以思来者”的责任感,决意撰述《史记》。在《报任安书》中亦透露著述《史记》的目的,他说“凡百三十篇,亦欲以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可见他不但要完成太史令的责任,更要尽史学家的职责。

史料来源

  1. 简牍。《谍记》、《五帝系谍》、《尚书》、《秦记》、《牧民》、《山高》、《乘马》、《轻重》、《九府》及《晏子春秋》、《司马兵法》、《春秋历谱谍》、《春秋》、《国语》、《离骚》、《天问》、《招魂》、《哀郢》等;
  2. 档案。司马氏世为史官,司马迁当任太史,因此能见到汉初档案如诏令、记功册等,并且用作写史的资料;
  3. 见闻。比如文中有诸如“吾闻之周生曰,‘舜目盖重瞳子’,又闻项羽亦重瞳子”、“吾闻冯王孙曰:‘赵王迁,其母倡也……’”、“公孙季功,董生与夏无且游,具知其事,为余道之如是”等;
  4. 游历。比如文中有诸如:“余尝西至崆峒,北至涿鹿,东渐于海,南浮江淮”(《五帝本纪》);“余登庐山”(《河渠书》);“吾过大梁之墟”(《魏公子列传》)等。

内容

内容介绍

《史记》内容记载自传说中的黄帝以来至汉武帝时期以来的历史,共分成〈本纪〉、〈〉、〈〉、〈世家〉和〈列传〉五个主题,加上最后的〈太史公自序〉又细分成一百三十个章节。其中,〈本纪〉是“天下”统治者的事迹,“网罗天下放失旧闻,王迹所兴,原始察终,见盛观衰……著十二本纪,既科条之矣。”;〈〉以表格的方式排列整理事件次序或历史动态,“并时异世,年差不明,作十表。”;〈〉的内容有关历代典章制度,“礼乐损益,律历改易,兵权山川鬼神,天人之际,承敝通变,作八书”;〈世家〉描述影响深远的家系或贵族事迹,“二十八宿环北辰,三十辐共一毂,运行无穷。辅拂股肱之臣配焉,忠信行道,以奉主上,作三十世家。”;〈列传〉呈现的是历史上各类人物的历史表现与社会的种种样貌,“扶义倜傥,不令己失时,立功名于天下,作七十列传。”。不同于以往的史书,《史记》的写作方式首开纪传体之先河:以描写人物的生平为主,年代先后为副。至此以后,尚有《汉书》、《三国志》和《后汉书》等史著仿效该体,让纪传体成为唐代以后官方史著所采用的主流写作方式。赵翼《廿二史札记》云:“司马迁参酌古今,发凡起例,创为全史,本纪以序帝王,世家以记侯国,十表以系时事,八书以详制度,列传以志人物,然后一代君臣政事贤否得失,总汇于一编之中。自此例一定,历代作史者,遂不能出其范围,信史家之极则也。”

至于文章内容,《史记》的文章可分成两个部分:前面的正文是人物的生平描述,这部分皆以代表性事件或逸事衔接交杂而成;正文后面会加上作者的评论或感想,通常以“太史公曰”为起头,内容或有作者的个人经历,或有对人物的评价,或有收集资料的过程,但仍以评论题材人物的性格与行事为主,这也呼应司马迁在自序中“究天人之际”的写作目标[7]

《史记》全文一百三十篇,自司马迁殁就有十篇散失[8]。西汉博士褚少孙补之。但其中有些也有可能更有后人补之,如《孝武本纪》摘抄于《封禅书》,褚少孙虽才识不足也不至于如此。另有唐司马贞补《三皇本纪》。

内容作者

民国史学家吕思勉先生考证文风等各个方面,认为 《史记》当中有一大部分甚至是极大部分并非司马迁所作,而是司马迁抄篡古书所得,《序》和《论赞》部分基本可以肯定是他自己所作,但仍然有可能为其父亲司马谈所作,无法加以考证[9]

版本

《史记》版本众多,目前现存最早的版本为南北朝时期的抄本残卷。最早的刻本为北宋时期的《史记集解》单刻本。南宋的黄善夫刊本为最早的三家注合刻本。

中华书局发行的《史记》,分简体和繁体版本,也有带“三家注”的版本,其再版的版本是当今最好的版本。

白话文则有韩兆琦译注的《新白话史记》(简化字本由中华书局出版,正体字本由台北三民书局出版),张烈等人译注的《史记》(简化字本由贵州古籍出版社出版,正体字本由台北台湾古籍出版社出版)。

其他工具书则有哈佛燕京社编《史记及注释综合引得》、黄福銮编《史记索引》、李晓光、李波编《史记索引》、钟华编《史记人名索引》、段书安编《史记三家注引书索引》、仓修良主编《史记辞典》等。

现罗列历代重要善本如下。

  • 南宋黄善夫刻本(简称“黄善夫本”)
  • 明朝嘉靖、万历年间南北监刻二十一史本(简称“监本”)
  • 明朝毛氏汲古阁刻十七史本(简称“毛刻本”或“汲古阁本”)
  • 清朝乾隆年间武英殿刻二十四史本(简称“武英殿本”或“殿本”)
  • 清朝同治年间张文虎整理,金陵书局刊?史记集解索隐正义合刻本?百三?卷(简称“金陵局本”)

目录

本纪

卷    目    内容备注
本纪三皇司马贞补,有些版本收录此篇
卷一本纪第一五帝
卷二 本纪第二
卷三 本纪第三
卷四 本纪第四
卷五 本纪第五有一说认为可当为《秦始皇本纪》的上篇[10]
卷六 本纪第六秦始皇
卷七 本纪第七项羽虽非皇帝,史记作者以“在权不在位”之名将之编入。
卷八 本纪第八高祖
卷九 本纪第九吕后不列名义上的天子汉惠帝本纪,理由与项羽同
卷十本纪第十孝文
卷十一本纪第十一孝景一说原篇已阙,从《汉书》补。由于此说缺乏证据,故信从者少[11]
卷十二本纪第十二孝武原篇名为‘今上本纪’,原文已阙,褚少孙据《封禅书》补并改篇名

内容
卷十三第一三代世表
卷十四第二十二诸侯年表
卷十五第三六国年表
卷十六第四秦楚之际月表
卷十七第五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
卷十八第六高祖功臣侯者年表
卷十九第七惠景间侯者年表
卷二十第八建元以来侯者年表
卷二十一第九建元以来王子侯者年表
卷二十二第十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

内容
卷二十三第一礼书,已残,仅存篇首“太史公曰”以下的引言。取荀子的《礼论》及《议兵》来代替正文
卷二十四第二乐书,已残,仅存篇首“太史公曰”以下的引言。取《礼记》《乐记》来代替正文
卷二十五第三律书,一说已佚,张晏谓篇名“兵书”
卷二十六第四历书
卷二十七第五天官书
卷二十八第六封禅书
卷二十九第七河渠书
卷三十第八平准书

世家

世家内容
卷三十一第一吴太伯世家吴国
卷三十二第二齐太公世家齐国
卷三十三第三鲁周公世家鲁国
卷三十四第四燕召公世家燕国
卷三十五第五管蔡世家蔡国,曹国
卷三十六第六陈杞世家陈国及杞国
卷三十七第七卫康叔世家卫国
卷三十八第八宋微子世家宋国
卷三十九第九晋世家晋国
卷四十第十楚世家楚国
卷四十一第十一越王勾践世家越国
卷四十二第十二郑世家郑国
卷四十三第十三赵世家赵国
卷四十四第十四魏世家魏国
卷四十五第十五韩世家韩国
卷四十六第十六田敬仲完世家田齐
卷四十七第十七孔子世家孔子
卷四十八第十八陈涉世家陈胜
卷四十九第十九外戚世家吕后(汉高祖后),薄姬(汉文帝母),窦皇后(汉文帝后),(薄皇后(汉景帝后,后废)),王皇后(汉景帝
卷五十第二十楚元王世家楚元王刘交
卷五十一第二十一荆燕世家荆王刘贾,燕王刘泽
卷五十二第二十二齐悼惠王世家齐悼惠王刘肥
卷五十三第二十三萧相国世家酂侯萧何
卷五十四第二十四曹相国世家平阳侯曹参
卷五十五第二十五留侯世家留侯张良
卷五十六第二十六陈丞相世家曲逆侯陈平,安国侯王陵,辟阳侯审食其
卷五十七第二十七绛侯周勃世家绛侯周勃
卷五十八第二十八梁孝王世家梁孝王刘武,梁共王刘买(梁孝王长子),梁平王刘襄(梁共王子),济川王刘明(梁孝王子),济东王刘彭离(梁孝王子),?阳哀王刘定(梁孝王子),济阴哀王刘不识(梁孝王子)
卷五十九第二十九五宗世家汉景帝十三子为王:栗姬子:河间献王刘德,临江哀王刘阏于,临江闵王刘荣;程姬子:鲁共王刘余,江都易王刘非,胶西于王刘端;贾夫人子:赵王刘彭祖,中山靖王刘胜;唐姬子:长沙定王刘发;王夫人儿姁子:广川惠王刘越,胶东康王刘寄,清河哀王刘乘,常山宪王刘舜。
卷六十第三十三王世家汉武帝六子中的三子:王夫人子:?怀王刘闳;李姬子:燕剌王刘旦、广陵厉王刘胥

列传

列传内容
卷六十一第一伯夷叔齐列传伯夷、叔齐
卷六十二第二管晏列传管仲、晏婴
卷六十三第三老子韩非列传老子、庄子、申不害、韩非
卷六十四第四司马穰苴列传司马穰苴
卷六十五第五孙子吴起列传孙武、孙膑、吴起
卷六十六第六伍子胥列传伍子胥、白公胜
卷六十七第七仲尼弟子列传孔子弟子
卷六十八第八商君列传商鞅
卷六十九第九苏秦列传苏秦、苏代、苏厉
卷七十第十张仪列传张仪、陈轸、犀首
卷七十一第十一樗里子甘茂列传樗里疾、甘茂、甘罗
卷七十二第十二穰侯列传魏冉、芈戎
卷七十三第十三白起王翦列传白起、王翦
卷七十四第十四孟子荀卿列传孟子、驺忌、驺衍、淳于髡、慎到、驺奭、环渊、接子、田骈、荀子、(公孙龙、剧子、李悝、尸子、长卢、吁子)、墨翟
卷七十五第十五孟尝君列传孟尝君田文、冯驩
卷七十六第十六平原君虞卿列传平原君赵胜、虞卿
卷七十七第十七魏公子列传信陵君魏公子无忌
卷七十八第十八春申君列传春申君黄歇
卷七十九第十九范雎蔡泽列传范雎、蔡泽
卷八十第二十乐毅列传乐毅、乐间、乐乘
卷八十一第二十一廉颇蔺相如列传廉颇、蔺相如、李牧
卷八十二第二十二田单列传田单
卷八十三第二十三鲁仲连邹阳列传鲁仲连、邹阳
卷八十四第二十四屈原贾生列传屈原、贾谊
卷八十五第二十五吕不韦列传吕不韦
卷八十六第二十六刺客列传曹沫(劫齐桓公)、专诸(刺吴王僚)、豫让(刺赵襄子)、聂政(刺侠累)、荆轲(刺秦始皇)
卷八十七第二十七李斯列传李斯
卷八十八第二十八蒙恬列传蒙恬
卷八十九第二十九张耳陈余列传赵王张耳、陈余
卷九十第三十魏豹彭越列传魏豹、梁王彭越
卷九十一第三十一黥布列传淮南王黥布
卷九十二第三十二淮阴侯列传淮阴侯韩信
卷九十三第三十三韩信卢绾列传韩王信、燕王卢绾、阳夏侯陈豨
卷九十四第三十四田儋列传田儋、田荣、田横
卷九十五第三十五樊郦滕灌列传舞阳侯樊哙、曲周侯郦商、汝阴侯夏侯婴、颍阴侯灌婴
卷九十六第三十六张丞相列传北平侯张苍、汾阴侯周昌、广阿侯任敖、故安侯申屠嘉。(补:车千秋、韦丞相、魏相、邴吉、黄霸、于定国、韦玄成、匡衡)
卷九十七第三十七郦生陆贾列传郦食其、陆贾、平原君朱建
卷九十八第三十八傅靳蒯成列传阳陵侯傅宽、信武侯靳歙、蒯成侯周緤
卷九十九第三十九刘敬叔孙通列传建信侯刘敬、稷嗣君叔孙通
卷一百第四十季布栾布列传季布、曹丘生、季心、丁公;栾布
卷一百一第四十一袁盎晁错列传袁盎、晁错、邓公
卷一百二第四十二张释之冯唐列传张释之、冯唐
卷一百三第四十三万石张叔列传万石君石奋、牧丘侯石庆、建陵侯卫绾、塞侯直不疑、周仁、张叔
卷一百四第四十四田叔列传田叔、田仁
卷一百五第四十五扁鹊仓公列传扁鹊、淳于意
卷一百六第四十六吴王濞列传吴王刘濞
卷一百七第四十七魏其武安侯列传魏其侯窦婴、武安侯田鼢、灌夫
卷一百八第四十八韩长孺列传韩安国
卷一百九第四十九李将军列传李广
卷一百十第五十匈奴列传
卷一百十一第五十一卫将军骠骑列传卫青、霍去病(补:尝从卫将军之裨将:李广(已有传)、公孙贺、李息、公孙敖、李沮、李蔡、张次公、苏建、赵信、张骞、赵食其、曹襄、韩说、郭昌、荀彘;尝从骠骑将军之裨将:路博德、赵破奴)
卷一百十二第五十二平津侯主父列传公孙弘、主父偃
卷一百十三第五十三南越列传
卷一百十四第五十四东越列传
卷一百十五第五十五朝鲜列传
卷一百十六第五十六西南夷列传
卷一百十七第五十七司马相如列传司马相如
卷一百十八第五十八淮南衡山列传淮南厉王刘长、淮南王刘安、衡山王刘赐
卷一百十九第五十九循吏列传孙叔敖、子产、公仪休、石奢、李离
卷一百二十第六十汲郑列传汲黯、郑当时
卷一百二十一第六十一儒林列传诗:申公、辕固生、韩婴;书:伏胜;礼:高堂生、徐生;易:杨何;春秋:董仲舒、胡毋生、江生。
卷一百二十二第六十二酷吏列传侯封、鼂错、郅都、宁成、周阳由、赵禹、张汤、义纵、王温舒、尹齐、杨仆、减宣、杜周
卷一百二十三第六十三大宛列传大宛、康居、乌孙、奄蔡、大月氏、安息、条枝、大夏
卷一百二十四第六十四游侠列传郭解
卷一百二十五第六十五佞幸列传邓通、赵同、北宫伯子、周文仁、韩嫣、李延年
卷一百二十六第六十六滑稽列传淳于髡、优孟、优旃(补:郭舍人、东方朔、东郭先生、王先生、西门豹)
卷一百二十七第六十七日者列传司马季主〔未阐述诸侯国之俗、仅记司马季主之事、可能是未完稿。〕
卷一百二十八第六十八龟策列传
卷一百二十九第六十九货殖列传范蠡、子贡、猗顿、白圭、卓氏、程郑、孔氏
卷一百三十第七十太史公自序

批评

  • 班固批评《史记》,说它“是非颇谬于圣人,论大道则先黄老而后六经,序游侠则退处士而进奸雄,述货殖则崇势利而羞贫贱,此其所蔽也。然自刘向、扬雄博极群书,皆称迁有良史之材,服其善序事理,辨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美,不隐恶,故谓之实录”。
  • 干宝对《史记》不满,《史通·二体篇》:“晋世干宝著书,乃盛誉丘明而深抑子长。其义云能以三十卷之约括囊二百四十年事,靡有遗也。”又“及干令升史议,历诋诸家而独归美《左传》。云丘明能以三十卷之约,括囊二百四十年之事,靡有孑遗。斯盖立言之高标,著作之良模也。”
  • 刘知几曾说:“自战国以下,辞人属文,皆伪立客主,假相酬答。”[12] 刘知几甚至说《史记》将寓言、神话、传说当作史料,“至于屈原《离骚》辞,称遇渔夫于江渚;宋玉《高唐赋》,云梦神女于阳台。夫言并文章,句结音韵。以兹叙事,足验凭虚。而司马迁、习凿齿之徒,皆采为逸事,编诸史籍,疑误后学,不其甚邪!”。
  • 周亮工在《尺牍新抄》中表示:“垓下是何等时?虞姬死而弟子散,匹马逃生,身迷大泽,亦何暇更作歌诗?既有作,亦谁闻之,而谁记之欤?吾谓此数语者,无论事之有无,应是太史公笔补造化代为传神。”

汉魏禁书

司马迁的《史记》在汉魏期间属于禁书,官民不得自由阅读,即使是王公诸侯亦没有此权利,而且删去《史记》的《孝景本纪》、《孝武本纪》等10篇,其他篇章亦多有篡改。今日《史记》的版本,与司马迁的原稿差别很大。东汉明帝、魏明帝曹睿等君主都曾痛批司马迁诽谤汉武帝。例如班固在他的著作《典引》称,永平十七年某日,汉明帝曾在云龙门召见他、傅毅、贾逵、杜矩、展隆及郗萌等人,派个宦官拿了篇司马迁的《秦始皇本纪》,询问他们是否觉得司马迁的史论有不对的地方,班固指司马迁引述贾谊过秦论:“假设子婴有中人之才,秦的社稷还可以保住”,这番话相当有问题[参 2]

明帝对他的回答很满意,其后派人召见班固,再次问他对司马迁的看法是否故意投其所好,班固否认。这时汉明帝指,司马迁这个人思想很有问题,不是忠臣,汉武帝治过他的罪,他就在史书里把汉武帝写得很不堪;虽然别人都说司马相如浮薄无行,但总比司马迁强[参 3]

魏明帝曹睿亦曾批评过司马迁,认为司马迁因为受过宫刑而著《史记》贬损汉武帝,令人痛恨,但大臣王肃却肯定司马迁善于叙事,乃良史之才,不虚美,不隐恶。不过当汉武帝听说司马迁写《史记》,读到《孝景本纪第十一》和《今上本纪第十二》后,不禁勃然大怒,命人削去了书简上的字,并把这些书简扔掉了。由于汉武帝的毁损,流传到曹魏时代的《史记》,其中的这两篇《本纪》,只有目录,而没有具体文字。后来汉武帝借司马迁为李陵辩护为由,对他施加了残酷的宫刑。王肃称汉武帝迫害司马迁的原因,是为了发泄个人心中的“隐切”,即对《史记》这部“不虚美,不隐恶”的历史“实录”的不满与愤恨[参 4]

此外,自董卓死后,文学家蔡邕因同情董卓被下狱,太尉马日磾为此向王允求情,但王允指当年汉武帝不杀司马迁,结果司马迁却写下诽谤汉武帝的《史记》,流传后世,影响极坏。如今朝政不振,事态多变,类此蔡邕的士人绝不可让他们在皇帝身边记录重大事务,否则将来受到非议的,只会是那些反董的士人[参 5],由于可见时人对《史记》的看法[13]

注疏

历代对《史记》的评注主要有三家,刘宋裴骃的《史记集解》,唐司马贞的《史记索隐》和张守节的《史记正义》,这三家都是对史记的总结性评注。清梁玉绳的《史记志疑》是有清一代史记研究的集大成之作。近代有日本学者泷川资言的《史记会注考证》较为著名。当代有韩兆琦的《史记笺证》,以三家注和《史记会注考证》为基础,是史记注释详尽之作。以下罗列历代部分重要注家。

书名作者中国朝代备注
史记集解裴骃南北朝刘宋
史记索隐司马贞唐朝
史记正义张守节唐朝
汉书注颜师古唐朝
史通刘知几唐朝
古史苏辙北宋
学林王观国北宋
容斋随笔洪迈南宋
东莱集吕祖谦 南宋
班马字类娄机南宋
班马异同倪思南宋
习学记言叶适南宋
黄氏?抄黄震南宋
困学纪闻王应麟南宋
滹南遗老集王若虚南宋
资治通鉴音注胡三省南宋
仁山文集金履祥南宋
丹铅总录杨慎明朝
史记考要柯维骐明朝
史诠程?枝明朝
震川集归有光明朝
史记钞茅坤明朝
泌园集董份明朝
史记评林凌稚隆明朝
史记测义陈子龙明朝
史记考陈仁锡明朝
钝吟集冯班明朝
湘帆堂集傅占衡明朝
日知录顾炎武明朝
得树楼杂钞查慎行清朝
史记注补正、望溪文集方苞清朝
义门读书记何焯清朝
春秋大事表顾栋高清朝
读史记十表汪越清朝
白天山房杂着王懋竑清朝
殿本史记考证张照清朝
史记考证杭世骏清朝
史记功臣侯表考证齐召南清朝
经史问答全祖望清朝
史记志疑梁玉绳清朝
十七史商榷王鸣盛清朝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二十二史札记赵翼清朝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廿二史考异钱大昕清朝清代三大史学名著
汉书辨疑钱大昭清朝
三书正讹、月表正讹王元启清朝
金石萃编王昶清朝
史记左传雕题中井积德清朝
龙城札记、钟山札记卢文弨清朝
惜抱轩笔记姚鼐清朝
考信录崔述清朝
读书杂志王念孙清朝
经传释词、经义述闻王引之清朝
四史发伏洪亮吉清朝
读书丛录洪颐煊清朝
汉书疏证沈钦韩清朝
史记蠡测林伯桐清朝
铜熨斗轩随笔沈涛清朝
儆居集黄式三清朝
曝书杂记钱泰吉清朝
校刊史记札记、舒艺室随笔张文虎清朝
求阙斋读书录曾国藩清朝
史记札记郭嵩焘清朝
汉书注补正周寿昌清朝
湖楼笔谈俞樾清朝
越缦堂日记李慈铭清朝
史记汉书琐言沈家本清朝
汉书补注王先谦清朝
史记探源崔适清朝
史记会注考证泷川龟太郎清朝
观堂集林王国维清朝
史记订补李笠中华民国
史林杂识顾颉刚中华民国
史记新证、汉书新证陈直中华民国
史记笺证韩兆琦中华人民共和国

参看

  • 司马迁
  • 二十四史
  • 史记人物列表
  • 剑桥中国史

注释

  1. ^《史记·太史公自序》;“几百三十篇,五十二万六千五百字为《太史公书》。”王充《论衡》卷二十九《述作篇》云:“《太史公书》,刘子改序班叔皮传,可谓述矣。”
  2. ^《史记·龟策列传》褚先生补
  3. ^《风俗通义·正失篇》云“谨案《太史记》,燕太子丹留秦,始皇遇之益不善,燕亦遂灭”。
  4. ^扬子《法言·问神篇》
  5. ^王静安在《太史公行年考》中,根据《三国·魏志·[[王肃 (三国)|]]传》,谓《史记》之名始于王肃。杨明照《太史公书称史记考》指出《史记》名称,始于东汉灵献之世。(《燕京学报》第二十六卷)
  6. ^鲁迅《汉文学史纲要》
  7. ^自司马迁创“太史公曰”以来,后代史家多响应。刘知几《史通·论赞》载“班固曰赞,荀悦曰论,东观曰序,谢承曰诠,陈寿曰评,士隐曰议,何法盛曰述,扬雄曰撰,刘昞曰奏,袁宏、裴子野自显姓名,皇甫谧、葛洪列其所号”范晔还把《后汉书赞论》编为四卷,希望“有赏音者”。
  8. ^“而十篇缺,有录无书。”《汉书·司马迁传第三十二》
  9. ^《吕思勉集》,p256,花城出版社,2011.8
  10. ^见韩兆锜《新译史记读本》卷五。
  11. ^如汉卫宏、魏王肃、晋葛洪,皆从亡缺之说。但古今以来的学者,梁玉绳、范文澜、余嘉锡等皆予以驳斥。
  12. ^《史通》外篇《杂说》
  13. ^梦断三国:袁绍篡位阴谋破产记.罗三洋著.中国国际广播出版社.第128页.ISBN:978-7-5078-2895-5

古代文献参考

  1. ^班固《汉书·杨恽传》:“恽母,司马迁女也,恽始读外祖《太史公记》”
  2. ^班固《典引》:永平十七年,臣与贾逵傅毅杜矩展隆郗萌等,召诣云龙门,小黄门赵宣持秦始皇帝本纪问臣等曰:“太史迁下赞语中,宁有非耶?”臣对:“此赞贾谊过秦篇云,向使子婴有庸主之才,仅得中佐,秦之社稷未宜绝也。此言非是。”
  3. ^班固《典引》——即召臣入,问:“本闻此论非耶?将见问意开寤耶?”臣具对素闻知状。诏因曰:“司马迁著书成一家之言,扬名后世,至以身陷刑之故,反微文刺讥,贬损当世,非谊士也。司马相如洿行无节,但有浮华之辞,不周于用,至于疾病而遗忠,主上求取其书,竟得颂述功德,言封禅事,忠臣效也。至是贤迁远矣。”
  4. ^陈寿《三国志.魏书.王肃传》,帝又问:“司马迁以受刑之故,内怀隐切,著史记非贬孝武,令人切齿。”对曰:“司马迁记事,不虚美,不隐恶。刘向、扬雄服其善叙事,有良史之才,谓之实录。汉武帝闻其述史记,取孝景及己本纪览之,于是大怒,削而投之。于今此两纪有录无书。后遭李陵事,遂下迁蚕室。此为隐切在孝武,而不在于史迁也。”
  5. ^范晔《后汉书.蔡邕列传》,王允曰:“昔武帝不杀司马迁,使作谤书,流于后世。方今国祚中衰,戎马在郊,不可令佞臣执笔在幼主左右,后令吾徒并受谤议。”邕遂死狱中。
卷一 五帝本纪第一卷二 夏本纪第二卷三 殷本纪第三卷四 周本纪第四卷五 秦本纪第五卷六 秦始皇本纪第六卷七 项羽本纪第七卷八 高祖本纪第八卷九 吕太后本纪第九卷十 孝文本纪第十卷十一 孝景本纪第十一卷十二 孝武本纪第十二卷十三 三代世表第一卷十四 十二诸侯年表第二卷十五 六国年表第三卷十六 秦楚之际月表第四卷十七 汉兴以来诸侯王年表第五卷十八 高祖功臣侯者年表第六卷十九 惠景间侯者年表第七卷二十 建元以来侯者年表第八卷二十一 建元已来王子侯者年表第九卷二十二 汉兴以来将相名臣年表第十卷二十三 礼书第一卷二十四 乐书第二卷二十五 律书第三卷二十六 历书第四卷二十七 天官书第五卷二十八 封禅书第六卷二十九 河渠书第七卷三十 平准书第八卷三十一 吴太伯世家第一卷三十二 齐太公世家第二卷三十三 鲁周公世家第三卷三十四 燕召公世家第四卷三十五 管蔡世家第五卷三十六 陈杞世家第六卷三十七 卫康叔世家第七卷三十八 宋微子世家第八卷三十九 晋世家第九卷四十 楚世家第十卷四十一 越王句践世家第十一卷四十二 郑世家第十二卷四十三 赵世家第十三卷四十四 魏世家第十四卷四十五 韩世家第十五卷四十六 田敬仲完世家第十六卷四十七 孔子世家第十七卷四十八 陈涉世家第十八卷四十九 外戚世家第十九卷五十 楚元王世家第二十卷五十一 荆燕世家第二十一卷五十二 齐悼惠王世家第二十二卷五十三 萧相国世家第二十三卷五十四 曹相国世家第二十四卷五十五 留侯世家第二十五卷五十六 陈丞相世家第二十六卷五十七 绛侯周勃世家第二十七卷五十八 梁孝王世家第二十八卷五十九 五宗世家第二十九卷六十 三王世家第三十卷六十一 伯夷列传第一卷六十二 管晏列传第二卷六十三 老子韩非列传第三卷六十四 司马穰苴列传第四卷六十五 孙子吴起列传第五卷六十六 伍子胥列传第六卷六十七 仲尼弟子列传第七卷六十八 商君列传第八卷六十九 苏秦列传第九卷七十 张仪列传第十卷七十一 樗里子甘茂列传第十一卷七十二 穰侯列传第十二卷七十三 白起王翦列传第十三卷七十四 孟子荀卿列传第十四卷七十五 孟尝君列传第十五卷七十六 平原君虞卿列传第十六卷七十七 魏公子列传第十七卷七十八 春申君列传第十八卷七十九 范睢蔡泽列传第十九卷八十 乐毅列传第二十卷八十一 廉颇蔺相如列传第二十一卷八十二 田单列传第二十二卷八十三 鲁仲连邹阳列传第二十三卷八十四 屈原贾生列传第二十四卷八十五 吕不韦列传第二十五卷八十六 刺客列传第二十六卷八十七 李斯列传第二十七卷八十八 蒙恬列传第二十八卷八十九 张耳陈馀列传第二十九卷九十 魏豹彭越列传第三十卷九十一 黥布列传第三十一卷九十二 淮阴侯列传第三十二卷九十三 韩信卢绾列传第三十三卷九十四 田儋列传第三十四卷九十五 樊郦滕灌列传第三十五卷九十六 张丞相列传第三十六卷九十七 郦生陆贾列传第三十七卷九十八 傅靳蒯成列传第三十八卷九十九 刘敬叔孙通列传第三十九卷一百 季布栾布列传第四十卷一百一 袁盎晁错列传第四十一卷一百二 张释之冯唐列传第四十二卷一百三 万石张叔列传第四十三卷一百四 田叔列传第四十四卷一百五 扁鹊仓公列传第四十五卷一百六 吴王濞列传第四十六卷一百七 魏其武安侯列传第四十七卷一百八 韩长孺列传第四十八卷一百九 李将军列传第四十九卷一百十 匈奴列传第五十卷一百一十一 卫将军骠骑列传第五十一卷一百一十二 平津侯主父列传第五十二卷一百一十三 南越列传第五十三卷一百一十四 东越列传第五十四卷一百一十五 朝鲜列传第五十五卷一百一十六 西南夷列传第五十六卷一百一十七 司马相如列传第五十七卷一百一十八 淮南衡山列传第五十八卷一百一十九 循吏列传第五十九卷一百二十 汲郑列传第六十卷一百二十一 儒林列传第六十一卷一百二十二 酷吏列传第六十二卷一百二十三 大宛列传第六十三卷一百二十四 游侠列传第六十四卷一百二十五 佞幸列传第六十五卷一百二十六 滑稽列传第六十六卷一百二十七 日者列传第六十七卷一百二十八 龟策列传第六十八卷一百二十九 货殖列传第六十九卷一百三十 太史公自序第七十

共有评论(0条)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