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帝内经:灵柩

黄帝内经》是现存最早中医理论著作,对后世中医学理论的奠定有深远的影响。相传是黄帝与岐伯、雷公、伯高、俞跗、少师、鬼臾区、少俞等多位大臣讨论医学的记述,但传统上多认为此书成书于战国时期,但也有学者认为成书应在西汉中。

目录

版本沿革

西汉汉成帝时,刘向等人曾大规模校理古籍,李柱国则负责校理方伎,原书目先载于刘向《别录》,后载于其子刘歆《七略》,今二书已佚,但其目录内容被东汉班固引录于《汉书》〈艺文志〉中,后世仍可以推见其原貌。《汉书 艺文志 方技略》载有医经、经方、神仙和房中四种中医典籍。其中医经有:

  • 《黄帝内经》十八卷,《外经》三十七卷;
  • 《扁鹊内经》九卷,《外经》十二卷;
  • 《白氏内经》三十八卷,《外经》三十六卷,《旁篇》二十五卷。

这是历史上对《黄帝内经》最早的记录,学者认为《黄帝内经》的编著及命名很可能是成自刘向之手。

在南北朝的时候,《黄帝内经》已经因传抄及战乱而散失,分成《素问》及《针经》两种版本,分别流传。最早对内经进行整理的学者,是晋朝的皇甫谧,他根据《素问》、《针经》及《明堂孔穴》,编著成《黄帝三部针灸甲乙经》一书。在《甲乙经》序中,他说:“按《七略》、《艺文志》,《黄帝内经》十八卷,今有《针经》九卷,《素问》九卷,二九十八卷,即内经也,亦有所亡失。”

南北朝时出现了第一本为《素问》作校注的书,作者为全元起。全元起校注的《素问》本,北宋时尚存,以后便散失不见了。今从林亿等所校订的《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中,尚可看到全元起编排的卷目次第和少量注文。

唐初杨上善将《灵枢》、《素问》的条文,根据内容重新分类,编次成《黄帝内经太素》三十卷。此书虽然早于王冰,但流传不广,对于后世的影响较小,在宋朝时已经失传。

隋书·经籍志》中记载有黄帝素问九卷,梁八卷;黄帝针经九卷。这个版本应该就是全元起及杨上善所采用的底本,其中有许多重复及错误难解的地方,因此并没有吸引很多医家对它进行深入研究,在王冰本出现之后,就被取代了。

对后世影响最大的内经版本,首推唐代王冰注释的《黄帝内经素问》。王冰深入研究《素问》,对当时通行的版本提出批评[1]并决心进行整理,耗时十二年,在唐朝宝应年间完成出版。王冰以其师的“张公秘本”作为蓝本,补入原本失传的七卷,并参校其它流传版本的《素问》加以整理、注释、编排次序,完成二十四卷的巨著。王冰将原来的内容用黑笔来写,他加上的注释用红笔来写,以区分原文与注释之别。但在后来百年的传抄之下,红字又被写成黑色,何处为王冰注释,又难以区分了。王冰补入第七卷的七篇大论-《天元纪大论》、《五运行大论》、《五常政大论》、《六微旨大论》、《六元正纪大论》、《气交变大论》、《至真要大论》是运气学说的主要依据。

王冰版的素问,后经北宋林亿等重新校著后,称为《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又称《新校正》本),成为最完整的《素问》善本,也是官方考试的依据。现今流传的《黄帝内经》就是这个版本,金元明清的医家,注解内经时,也都采用这个版本。

内经“刺法论篇第七十二”和“本病论篇第七十三”两篇,在王冰注释时已经失传。北宋林亿校正《素问》时,曾提及当时有《素问亡篇》的流传,刘温舒《素问入式运气论奥》中附有此两篇原文,署为《素问遗篇》。后世大多认为出自唐宋间人伪托。

成书时间

《黄帝内经》共十八卷,《素问》、《灵枢》各有九卷、八十一篇。内容包括摄生、阴阳、脏象、经络和论治之道。其成书年代一向有争议,大约是战国至秦汉的作品。成书时间一般有世界记忆计划与三种流传说法:

  • 一、《黄帝内经》是“三坟之书”其中之一,认为是黄帝所写,但黄帝年代各方面不够成熟,可信度较低;
  • 二、认为它是春秋战国时候的著作,北宋程颢[2]、司马光都持这种立场。
    • 因一百六十二篇文章里,从文字、语言、用词、以及所涉及到的社会背景等角度,都不乏春秋战国的背景。因春秋战国长达数百年之久,确实可能包含多种观点、不同习惯的内容。
  • 三、认为《黄帝内经》非一时一人之作,成书时间约在西汉。
    • 《黄帝内经》最早见于《汉书.艺文志》,《汉书.艺文志》作者班固是根据《七略》删其要而成;而《七略》是刘向、刘歆父子,作为图书分类目类来主持的,分工校正方技类,而由李柱国来分工、校正医书,时间是西汉成帝河平三年,也就是公元前26年,而被认为《黄帝内经》最晚也要在公元前26年成书。最早是在司马迁写《史记》的时候,史记中记载不少当代医学,如公乘阳庆、仓公、扁鹊等,但唯独没有记载更为重要的《黄帝内经》,所以被认为不可能早于写《史记》的时代,司马迁是在公元前99年入狱时撰写了史记,从上述推论《黄帝内经》大约是在公元前99年至公元前26年。
    • 还有其它的旁证是,1973年,在马王堆3号墓所出土的简帛医书有《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五十二病方》、《脉法》、《导引图》等14件医书,而墓主是西汉初年封于长沙的轪侯利仓之子,下葬时间为汉文帝十二年,即公元前168年,这些文献较为简略粗糙,例如只有十一经脉,而黄帝内经是十二经脉,从理论的简繁、完善程度上认为,十一经脉要早于十二经脉,也就是完备的《黄帝内经》的成书年代要晚于公元前168年。

《黄帝内经》各篇文章的时间差距,从文字、反映的社会背景、语言特点、音韵学特点来考据,前后时间可能相差几百年之久。

成就

黄帝内经整理先人积累的丰富的医疗经验,升华为理性认识,形成系统的医学理论,并且进一步驾御医疗实践,建立了中医学临床规范,成为中国传统科学中探讨生命规律及其医学应用的系统学问。

2010年中国向“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评审委员会”提案据认公元1339年木板印刷,由胡氏古林书堂印刷出版,为当今世界上保存最早、最完好的版本。出于战国时代的《黄帝内经》。“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评审委员会”通过将这部文献列入《世界记忆亚太地区名录》。

它为中医学理论体系的建立打好了结构框架,奠定了中医学发展的基础,所以中医亦称为“岐黄之术”。《黄帝内经》提到:“圣人不治已病,治未病;不治已乱,治未乱。”这已经是预防医学的理想。

黄帝内经影响了其后的中医经典。如,东汉张仲景的《伤寒杂病论》、唐朝孙思邈的《千金要方》等。

注家与注本

  1. 南北朝, 全元起, 《素问训解》
  2. 唐朝, 杨上善, 《黄帝内经太素》
  3. 唐朝, 王冰, 次注《黄帝内经素问》
  4. 北宋, 高保衡/林亿, 《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
  5. 日本, 丹波元简, 《素问识》《灵枢识》

注释

  1. ^《黄帝内经素问》王冰注序云:“而世本纰缪,篇目重叠,前后不伦,文义悬隔,施行不易,披会亦难,岁月既淹,袭以成弊。或一篇重出而别立二名;或两论并吞而都为一目;或问答未己,别树篇题;或脱简不书,而云世阙。重经合而冠针服,并〈方宜〉而为〈咳篇〉,隔〈虚实〉而为〈逆从〉,合(经络)而为〈论要〉,节〈皮部〉为〈经络〉,退〈至教〉以先针。诸如此流,不可胜数。”
  2. ^《二程全书》程灏曰:“观素问,文字气象,只是战国时人作,谓之三坟书则非也。道理总是,想当时亦须有来历。”

相关条目

  • 素问
  • 灵枢
  • 难经
  • 针灸学
黄帝灵枢经叙
卷之一
九针十二原第一 法本输第二 法地小针解第三 法人邪气藏府病形第四 法时
卷之二
根结第五 法音寿夭刚柔第六 法律官针第七 法星本神第八 法民终始第九 法野
卷之三
经脉第十经别第十一经水第十二
卷之四
经筋第十三骨度第十四五十营第十五营气第十六脉度第十七营卫生会第十八四时气第十九
卷之五
五邪第二十寒热病第二十一癞狂病第二十二热病第二十三厥病第二十四病本第二十五杂病第二十六周痹第二十七口问第二十八
卷之六
师传第二十九决气第三十肠胃第三十一平人绝谷第三十二海论第三十三五乱第三十四胀论第三十五五癃津液别第三十六五阅五使第三十七逆顺肥瘦第三十八血络论第三十九阴阳清浊第四十
卷之七
阴阳系日月第四十一病传第四十二顺气一日分为四时第四十四外揣第四十五五变第四十六本藏第四十七
卷之八
禁服第四十八五色第四十九论勇第五十背腧第五十一卫气第五十二论痛第五十三天年第五十四逆顺第五十五五味第五十六
卷之九
水胀第五十七贼风第五十八卫气失常第五十九玉版第六十五禁第六十一动输第六十二五味论第六十三阴阳二十五人第六十四
卷之十
五音五味第六十五百病始生第六十六行针第六十七上膈第六十八忧恚无言第六十九寒热第七十邪客第七十一通天第七十二
卷之十一
官能第七十三论疾诊尺第七十四刺节真邪第七十五卫气行第七十六九宫八风第七十七
卷之十二
九针论第七十八岁露论第七十九大惑论第八十痈疽第八十一

共有评论(0条)

登录后才能发表评论
(adsbygoogle = window.adsbygoogle || []).push({});